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sothiazolinones
异噻唑啉酮

循环冷却水处理中几种杀菌剂杀菌能力试验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生产实践与监测表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环境对微生物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常见的藻类和细菌的生长条件见表1。冷却水具有适宜微生物滋长的水温(25~40 ℃) 、水中饱和的溶 解氧、适中的pH 值(pH 值6. 5~8. 5) 、丰富的营养源(N、P 等) 、浓缩倍数提高导致含盐量的增加、工艺介 质的泄漏、化学药剂的添加、空气及水源中的大量菌种以及充足的阳光等都为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滋长营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微生物给循环水带来的危害极大,控制微生物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关键。控制微 生物需要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微生物杀菌剂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几种杀菌剂:1227,1631,SG—4,SDC(二氯异氰尿酸钠),异噻唑啉酮的杀菌能力进行试验研究,为循环冷却水处理中杀菌剂 的选择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方法

试验的菌种为异养菌,试验时以不加杀菌剂的冷却水作空白,另分别加入杀菌剂的菌悬液在充分摇匀后,定时取样,于37 ℃培养24h,计算菌落数,即可计算杀菌率。

1. 2  实验过程

实验分成两个阶段,首先作静态杀菌试验,后作应用杀菌试验。对于每一种杀菌剂,取几种不同的浓 度,测定不同时间的杀菌率,从而筛选出最佳投药量,对各种杀菌剂的最佳投药量、药效持续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的杀菌率进行比较,并将筛选出来的最佳投药量到具体的系统作应用试验。

2 静态杀菌试验结果

2. 1  不同杀菌剂单剂最佳药量和药效持续时间

选取1227、SG—4、1631、异噻唑啉酮进行室内静 态试验,其结果见表2。

 从表2 数据可见,SG—4 杀菌剂的最佳投药量是 30 mg/ L ,药效可以持续9 d ,杀菌率达98 %以上;1227 杀菌剂的最佳投药量是50 mg/ L ,1631 杀菌剂的最佳 投药量是10 mg/ L ,药效均可以持续26 d 以上,杀菌 率达到99. 8 %以上;异噻唑啉酮杀菌剂的最佳投药 量为4 mg/ L ,药效可以持续10 d 以上,浓度为2 mg/ L时药效可持续10 d ,杀菌率达97 %以上。

2. 2  1227 与SDC 复配杀菌剂最佳药量和药效持续时间

大多数杀菌剂单独使用时需要的投药量比较大,如1227最佳投药量为50mg/L ,SDC最佳投药量为20 mg/L。但是如果选择合适的药量进行复配使用,杀菌率将大大提高。从表3杀菌率数据可见,1277 和SDC的浓度各是2mg/L时杀菌率就可以达到98%以上,药效可持续11d以上,比单独使用的浓度 降低了10倍以上,说明这两种杀菌剂发生协同效应。也有研究表明用1227与戊二醛复配使用,杀菌效果也远优于单一的1227 和戊二醛。

3 应用杀菌试验结果

 静态实验筛选出各种杀菌剂最佳投药量后,在现场投药前取水样作为空白,按最佳投药量投放药剂,不同时间取样测试杀菌率,数据见表4。

 试验的结果表明,SG—4 杀菌剂在2 d 时杀菌率 达到85. 33 % ,接着又慢慢降下来,7 d 后就下降至54. 55 %;1227、1631 杀菌剂在4 d 时杀菌率达到最高, 1227  7d 后杀菌率还能达到74. 5 % ,1631 则7 d 后下 降至55. 8 %;异噻唑啉酮以及1227 和SDC 复配剂投 加6 h 后杀菌率就达到80 %以上,说明其在短时间内 杀菌效果较高,为速效杀菌剂,而且药效持续时间也 较长,7 d 后还能在80 %以上。由此可见,对于这几 种杀菌剂在应用时可每周投一次药,对微生物的控制 都能达到部颁标准异养菌< 105 个/ mL 。

从表2 和表4 的数据可以发现,静态杀菌试验与应用杀菌试验结果并不十分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应用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因为在现场加杀菌剂之后,系统不停的循环,在这过程中,水的蒸发飞散、溢出等都会使药物有所损失,尤其在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夏季,蒸发更严重,药物损失更多,且为了使系统能正常循环,要经常补充水,从而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另外, 药物在系统中短时间内还未均匀分散,且静态杀菌试验的环境跟动态杀菌试验的环境并不相同,所以静态杀菌试验与动态杀菌试验的结果出现差异。

4 结 论

 (1) SG—4 从杀菌率和药效的持续时间看都比不上其它几种杀菌剂。

(2) 有些杀菌剂之间若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且 可以发生协同效应的,可以复配使用,如1227 和SDC 复配使用,可以达到使用浓度低,杀菌率高,药效持续 时间长的效果。

(3) 冷却水进行杀菌处理时,应每7 d 投加1 次 杀菌剂,以保证药剂的杀菌效果。